很多人認為,谷歌 斥資124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(Motorola Mobility)看重的是后者的專利,目的在于捍衛(wèi)其Android操作系統(tǒng),以免陷入喋喋不休的專利糾紛。
然而,摩托羅拉并未放棄手機制造業(yè)務。
今年8月份,摩托羅拉開始銷售首款在美國本土組裝的智能手機Moto X。為了能使自己的手機產品更貼近消費者,摩托羅拉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定制化服務。
上月,價格更為實惠的Moto G問世,將目標消費者鎖定在對預算敏感的美國用戶以及新興市場。這款手機具有高分辨率的屏幕以及其他高端智能手機所具有的功能,在美國,Moto G起售價為179美元,與動則600多美元的典型高端智能手機相比確實便宜不少。
即使推出了若干新款手機,摩托羅拉目前仍處于轉型階段。該公司曾在2004年推出Razr手機而業(yè)績斐然。然而,摩托羅拉卻沒能再度推出受消費者追捧的手機產品。被谷歌收購后,摩托羅拉已經損失近20億美元,其員工總數(shù)也從20000裁剪至3800左右。
日前,摩托羅拉CEO丹尼斯?伍德塞德(Dennis Woodside)就公司產品等相關問題接受了美聯(lián)社的采訪。
Q:很多人都知道,摩托羅拉是最早做手機的公司,也曾推出了Razr系列產品。在您來看,公司現(xiàn)在處于一個什么狀況?
A:我們的產品不一定非得是硬件產品,也可以是移動網絡。我們的使命是向數(shù)億、甚至更多的用戶提供進入移動服務的入口。通過Moto G,你可以看到我們正在部署這種戰(zhàn)略。這款手機在技術規(guī)格上并不輸給iPhone,但售價只有其四分之一。
Q:為何摩托羅拉不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朝這個方向邁進?
A:谷歌給予了摩托羅拉兩樣東西。一是有推行大膽計劃的長期意愿,這令我們備受鼓舞。二是給我們資本去實現(xiàn)轉型。從長遠的角度來說,使人人通過高質量的設備享受各種服務是有價值的,而只有谷歌具有這樣的長遠眼光。
Q:谷歌和摩托羅拉的界限在哪?
A:雖然谷歌是我們的股東,但摩托羅拉是獨立運營的。我們的技術系統(tǒng)是分開的,這實際上增加了我們的成本。我們希望能夠借助谷歌的數(shù)據(jù)中心和內部工具,但Android是一個提供給大家的平臺,如果我們可以進入谷歌的技術系統(tǒng),這樣的獨立性將不復存在。我們得到下一代Android代碼的時間跟其他們手機制造商無異。有時這也讓人感到沮喪,因為事實上你總想做得更多。
Q:兩家公司在整合過程中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是什么?
A:外界的期待很高。摩托羅拉的員工會想,既然已經被谷歌收購了,我們就應該什么都一塊做。外人則認為,這兩家公司既然在一起了,其軟件和硬件戰(zhàn)略應該會出現(xiàn)巨大變化。另一個挑戰(zhàn)是內部問題。將文化從一個以工程為主導的企業(yè)變成一家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公司,但尚未達到我們的期望。
Q:即使你們不能早一步得到谷歌的Android軟件,但你們能得到其他啟發(fā)嗎?
A:我們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是很好的例子。在我們行業(yè)中,研發(fā)產品的人通常不會使用社交網絡,但我們的產品經理經常這樣做。谷歌的產品經理經常會與消費者展開直接對話,以了解市場和用戶。我們已經開展過數(shù)次國際交流,讓我們的初級產品經理與消費者進行深入的交流,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消費者如何使用產品。
Q:在早期接觸中,消費者對智能手機有哪些抱怨呢?
A:手機經常壞,因為他們是玻璃做的。這種情況很可能在未來24個月中得到解決,因為塑料材質的薄片代替玻璃比之前更具可行性。此外,智能手機在語音操控方面也存在問題。手機有時完成的操作與你的語音命令相反。可穿戴式設備顯然是一個有趣的領域,但是目前尚未有人研發(fā)出殺手級產品,來定義可穿戴式設備究竟是什么,到底有何用。
Q:在您看來,誰是最強的競爭對手?
A:蘋果和三星,尤其是三星。他們在市場推廣上很舍得花錢。我們可沒有那么多錢進行產品營銷。因此,我們只有在產品上實現(xiàn)一些差異化,Moto G就是一個不錯的開始。此外,中國的競爭對手也不容小覷,他們的生產成本非常低。
上一主題:金融業(yè)高管薪酬是居民90倍 |
下一主題:蘋果代工商將引入面部識別技術:避免雇傭童工 |
延伸閱讀
發(fā)表評論